
【摘 要】本文阐释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结合实践经验和具体案例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教学设计的实现路径,提出了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几点思考,并探讨了如何依据学情、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如何在教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学,如何将评价贯穿教与学等问题。
【摘 要】逆向设计倡导以终为始、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本文基于逆向设计理论,以人教版《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明确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活动三个阶段,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立足问题解决来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摘 要】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理念,提倡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英语学科主题具有跨学科特点,其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体现为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英语课程的综合化实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小学阶段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阐述了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及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基本策略。
【摘 要】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在真实且相对完整的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基于单元主题进行绘本与教材语篇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及文化意识的发展。
【摘 要】在小学英语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真实情境脉络和核心驱动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知识的整体关联,并以积极的评价与反馈巩固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习得语言,发展思维,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摘 要】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中的核心能力维度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这些关键能力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从“整体情景创设,以导促能”“整体语篇架构,以融促能”“整体文本推进,以读促能”“整体故事悦读,以品促能”四个方面,阐述了整体外语教育理念下提升小学生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的实践探索。
获奖名单详见附件。
一等奖|常淼淼|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新课程标准下的创新性、自主性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
一等奖|方珮|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A区12舍|直接拼读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等奖|黄丽娟|山东省东平第二实验小学|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感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等奖|黄嵘|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培养小学英语阅读策略——预测和推断
一等奖|李卿楹|盐城市双语小学|对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探讨
一等奖|梁葛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一等奖|刘萍萍|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儿童提问能力的培养对“生生互动”的促进作用探究
一等奖|毛勇|江苏南京市溧水县实验小学|用活教材 激活课堂——灵活使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例谈
一等奖|任艳、黄艳|北京丰台区石榴庄小学|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故事教学的时效性
一等奖|鄯建军|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浅谈在北师大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培养农村学生复述英语故事能力的研究
一等奖|谭硕果|重庆市江北区鲤鱼池小学|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与方法初探
一等奖|王伟|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等奖|徐朝娣|盐城市双语小学|有效实施语篇教学的几点思考
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主办,重庆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新课程探索”教学观摩与研讨会于2010年5月15日至16日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小学英语教师和教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举办了国内外著名专家讲座、优秀教师现场授课与互动、编辑与读者座谈以及英语短剧表演等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程晓堂教授为大会作了题为“新课程下小学英语测试题的命制理念与技术”的学术报告。程教授的报告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试题命制中存在的弊端,运用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剖析了各种测试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王蔷教授为大会作了题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的学术报告。王教授的报告紧密结合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状况和问题,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述了提供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英国使馆文化委员会英语教学专家Lawrence Smith作了题为Encouraging Greater Interaction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的学术报告。Smith先生的报告阐述了课堂互动的基本原理和框架,并通过与听课教师互动的方式为与会教师展示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互助学习的具体方法。 三位专家的报告理论联系实际,与会教师从中受益匪浅。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成都、青岛、扬州和重庆的六位优秀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北京小学陈立老师、四川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廖燕青老师、山东青岛南京路小学张弛老师、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师资培训中心龚海平老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梁丽霞老师和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蒋春艳老师)作了现场观摩与展示课。每位授课教师在课后谈了各自的授课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刘莹老师、四川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樊波老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张文华博士分别对六位授课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每节课后的授课教师、评课专家与听课教师的互动环节为会议增添了学术研讨的氛围,也每每将观摩与研讨活动推向高潮。
会议期间,《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举办了“编辑与读者座谈会”。在此次座谈会上,我刊编辑认真听取了参会教师对《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编辑与读者面对面的沟通,这对今后办好《中小学外语教学》,使《中小学外语教学》更受基层教师的欢迎和爱戴,对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办刊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